
大學語文
主編:李娟
出版社:中山大學出版社
ISBN:978-7-306-04175-3
出版/修訂日期:2012年6月
溫柔敦厚
文學如水,從遠古一路歡歌,汩汩流淌;文學似火,從心靈點燃激情,生生不息。《大學語文》是傳承人文的福地,陶冶情操的熔爐,啟迪智慧的搖籃,三十余年來,浸潤著一代代莘莘學子。逝者如斯,當90后滿懷青春和熱情迎面走來時,授課對象的思想情感、審美需要、話語符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。新形勢下,《大學語文》教材的編寫應該站在怎樣的高度重新立意,才能適合新的授課對象,彰顯時代特色和民族精神呢?我們認為,樹立新的編寫指導思想,改革傳統的編寫體例和方法,勢在必行。我們的指導思想是:首先,以情操陶冶為主導,以人文精神為歸宿。一部好的教材,是編者的教育理念的鮮明體現,是編者對課程性質的獨到解讀。我們秉承《大學語文》固有的人文精神編寫本教材,使學生在文化熏陶中陶冶自己的情感世界,構筑自身的高尚操守,感受深厚的人文精神,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。其次,以人生感悟為載體,以審美追求為目標。本教材以篇章為結體方式,選文以經典為標準,但不拘泥于經典,著眼于選擇不同時代引人入勝、大家喜歡或公認的美文。通過對美文的解讀,讓學生走進語言的藝術世界,體悟宇宙的奧妙,品味人生的滋味,感悟生活的真諦,獲得美的享受和生命的終極關懷。第三,以趣味激發為起點,以獨立思考為旨歸。興趣是學習的動力, 激發學生興趣是帶其走進文學殿堂的起點。透過文學作品挖掘其深厚文化內涵,引領學生在充滿趣味、富有情感、給人美的愉悅氛圍里探討問題、獲得知識、接受教育,為獨立思考、獨立解決問題的養成教育添火加柴。編一部教材猶如建一座大樓、做一個工程,整體的布局、框架的構建、一石一木的擺放,無不需精心營造。本教材在編寫上最下功夫的是內容架構。我們的做法是在采用當下流行的話題為核心構建單元的基礎上,將本教材的新意和特點落在單元內篇章的選擇與分布上。首先,單元內篇目的設置以史為經,以體裁為輔線,以附錄為補充,以不同作家的相關主題或相同體例為參照,構建篇章群。其次,篇章群的建構,以相似的子話題、相同的描寫對象、相近的風格,或者文人佳話、話題的層遞為暗線串聯選篇,形成相對獨立完整的學術單元。每一單元內的篇目不是簡單的拼湊,而是通過以上各種思路,將一篇篇獨立的文章連接成一個有機的整體。借此啟發和提高學生的歸類意識、分析綜合能力和發散思維技巧,潛移默化地將科研意識和審美意識融入各個單元,使學生在潤物無聲的浸潤中,接受人文教育。第三,第一次設立“流行元素”單元,拉近授課對象與課程的距離。“一代有一代之文學”,每個時代都有屬于自己的經典。因此,對經典的理解不能受“已有的”、“公認的”等理念的束縛。為了縮短當代大學生與傳統經典的思想距離、心理距離、時代距離,本教材在單元設置時新添了“流行元素”,以增強學生的熟悉感、親切感和認同感。將流行元素引進大學教材,在《大學語文》教材的編寫中,尚屬首次,應該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吧!以上設想和做法,都是我們的思考和探索。衷心希望同行、朋友提出意見與建議。編寫過程中,徐中玉先生主編的《大學語文》第八版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。此外,朱東潤先生主編的《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》給了我們不小的幫助,在此表示感謝。